參加中國作家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天津代表體會
中國作家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天津代表學習體會
把握歷史主動 勇擔責任使命
引領天津文學事業整裝再出發挺進新高峰
天津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 張桂元
從1996年算起,這是我第五次參加中國作家協會全國代表大會了。每次都充滿期待,每次都充滿新意。這次參加十代會,在人民大會堂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思想收獲很大。
載人民之道——為人民寫作,為時代放歌,這才是載中國文學之道的應有之義,這才是我們文學工作者義不容辭的歷史擔當。
這次參加“十代會”,思想上收獲不小,尤其對自己三十多年來的寫作做了回顧與思考,敬請領導和同道指教。
用最真誠的最樸實的態度去書寫人民,書寫新時代中國人民的生活變化,書寫中國人民的善良淳樸,這是作家的責任,也是作家的創作方向。
真誠書寫,謳歌人民。書寫歷史進程中中國人民的尊嚴與高尚,這是作家永遠的責任。
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這既是我們的創作方向,也是我們的使命所在。“文運要與國運相牽,文脈要與國脈相連。”只有這樣,才無愧于人民,無愧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新時代!
創新的前提是守正。這個正,就是向上向善,就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中的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等。在這個前提下,作家可以新的藝術手段,講好中國故事,使作品呈現新的境界。
習總書記的講話如沖鋒的號角。全面實現小康后,我們又一個目標是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距今這13年間,我們作家要為文化強國做哪些貢獻?我覺得應定下切實目標,積極行動起來。
習主席還談到了守正創新,這對當下的文藝工作者也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指引,什么是傳承,什么是創新,我是在今天的人民大會堂聆聽習主席講話的時候才真正領悟到的,這也是巨大的收獲。
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心情十分激動。
總書記開篇就指出,“共商我國文藝繁榮發展大計。”,我倍感榮幸的同時,又深受鼓舞。
總書記在講話中引用作家柳青的話:“每一個時代的文學,都有新的寫法。”,網絡文學正是時代的產物,由時代孕育而生,更當與時代同步。
在時代的號角下,我們既是抒寫時代的人,又是緊跟時代步伐的起舞者。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時代為我國文藝繁榮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臺。”
我是網絡文學的受益者,我感謝這個最好的時代,也感謝黨和國家不懈奮斗,感謝無數先輩們嘔心瀝血,才有了我們今天這樣蓬勃發展的好時代。
網絡文學并不是脫離了文學的范疇,它恰恰是文學的一部分,網絡只是載體,文學才是本身。
總書記指出,“推動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廣大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責任在肩、大有作為。”,說到責任二字,我深感肩上沉甸甸的責任。
德睿部長在為我們送行時講了賀龍一家為革命犧牲了2000多人的感人故事,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小我和大我的不同境界。
做一個有責任的人,不應以自己的小我是責任,還要有國之大我的擔當。不應以為自己渺少,便不覺責任之大。不應以為自己年輕,便不覺山河之重。
為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我們要擔當起時代賦予我們的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的使命,為社會發展鼓與呼,為人幸福放歌抒懷。
總書記提出的五點希望是我們文藝工作者修身立德為文從藝的指路明燈。每一點都值得我們細細品讀、研究、思考,然后根據指引與思考所得所悟,去賦予實踐。在實踐中前行,在探索中達到希望。
我熱愛文學,對文學抱有廢寢忘食的巨大熱情。未來我會繼續努力,向前輩們看齊,深入生活,走進人民,堅定文化自信,不忘初心使命。努力抒寫出時代需要的中國好故事,鼓起凌云壯志,攀登文藝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