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時,春天終回大地
張建明
一、
2020,庚子年第一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這個新生詞被寫進歷史
寫進歷史的還有:武漢封城、鄂州市封城、仙桃市封城
黃岡市、荊門市···封城···道路管控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個陌生詞,由武漢誕生。武漢九省通衢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就像打開了潘多拉盒子的那把鑰匙
打開了人間的惡疫
當若干年后,人們翻開歷史的這一頁
寫下的世間是:空寂
空寂背后的萬象叢生
二、
確診的、疑似的、死亡和生的數字絞殺著所有人的神經
沒有哪一刻如此深刻地認識到:沒有哪一個人是這場疫情的旁觀者
這是一場所有人的戰爭
每一個人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著
這個多災但從未屈服的民族,又一次站在了風刀浪口上
2020年,中國。一場生死時速的較量
以舉國之力維國民之安
三、
“國之殤,慟未央”
四、
“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一切為了人民健康”沒有哪一個政府能像中國這樣
把人民健康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
沒有那一個國家,人民和政府
同仇敵愾
英雄出塞,于危難中
五、
他們是誰?是誰的母親
又是誰的父親
是誰的女兒又是誰的兒子
誰的妻子,誰的丈夫
逆行而上的背影
值得我們整個民族致以敬意的目光
那些為我們負重前行的人
我們應該用一個時代記住他們
六、
用多少文字才能碼出對高山仰止的敬意
流多少次淚水才能止住由心而生的悲歌
我寧愿少一些這樣的感動:
八歲的孩子寫給援鄂的醫生爸爸那句:爸爸我想你
那個說爸爸在湖北打老虎的孩子懷里抱著六個月的弟弟
那個為防止交叉感染的剃光了頭發的女護士
還有那個默默走向即將行駛武漢的大巴
——她當消防員的丈夫正在執行另一場任務
送援鄂醫療隊出征的場面,即使警車開道
即使用最高的禮遇送行
我也希望這是最后一次
七、
武漢。天津。兩個相距1200公里的城市
八、
基層公務員潘瑞濤說
作為天津第五批援鄂醫療隊的一員
他的護士媳婦早就提交了《請戰書》
那是一名長相甜美而爽朗的小個子女子
她在電話里叫過我姐姐
潘瑞濤寫給她遠征的媳婦的詩中寫到:
“第一次,看到你短發的模樣
第一次,感到時間的漫長
·····
小離別是為了大團圓
我們,是彼此的后方
投入這場戰斗
戰斗在不同的戰場”
晚上,20點50分天津薊州區出頭嶺鎮
潘瑞濤在加班
白天不定點巡查三個分包村,定點看各村卡口
這就是他說的:戰斗在不同的戰場
九、
我多么希望他們永遠沒有穿上防護服猶如穿上戰袍的機會
永遠不是在用生命爭奪生命
他們并不強壯。他們也是血肉身軀,甚至比你我還要羸弱
卻為整個民族阻擋了黑色暗疫蔓延
十、
2月10日,天津市,辛口鎮。 戴著口罩的市委書記
接受村民的盤查
十一、
大喇叭傳出的各種方言凝聚萬眾一心
市長的眼淚和百姓的眼淚同樣是咸的
區委書記和群眾憂心在一處
十二、
2月14日,大雪。有風。雪亂無序
突然想到,沒有多少食用鹽了
又想到還能堅持兩天。能少出去一趟就少出去一趟吧
這是我們唯一能做的
十三、
出去要帶身份證,或者去街道開一張出入證明
超市人不多,因為需要登記個人信息、測量體溫
所以需要等待很長時間
2020年2月14日13點
全國累計確診病毒感染63935例
累計死亡1381例。這樣的信息像一把利器
每天重復刺在同一處刀口上
如果失明就不會看到這些數字的跳躍
如果失聰就可以阻止這些消息傳來
我愿意關掉眼睛和耳朵
可是我是醒著的
像所有的中國人一樣
在新冠病毒面前沒有一個是局外人
十三、
昨天在超市,那個維持秩序的年輕人
他幫我把米袋放到自行車的后座上
他的胳膊上戴著“黨員志愿者”的標志
我由衷的向他說了聲“謝謝”
十四、
進入小區時我依次排隊,測量了體溫
雖然剛剛在超市測過了
這些最基層的年輕人,他們用辛苦引導著
我們應該學會耐心和遵守制度
十五、
窗外,雪從大朵變為小朵
氣溫有所上升沒?
志愿者的臨時崗亭是用一塊塑料布搭起來的帳篷
十六、
我們能做的就是安靜
安靜,是我們對浴血奮戰在一線的勇士最好的回饋
安靜,是對所有值班的工作人員最基本的尊重
安靜可以使我們的欲望內斂
安靜中等待春風傳來花開的消息
十七、
如果不是疫情橫流,我應當每天早晨7點
在建設大夏站等候135路公交車
每天早晨七點,廣播電臺在播放新聞之前
首先播放《國歌》
《國歌》奏響的時候
我總是不由挺起胸膛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十八、
歷史證明
我們抵抗得住外侵
也平息得了內患
雷神山、火神山拔地而起
檢驗了中國速度
一聲號令,億萬人民響應
檢驗了中華民族可以戰勝一切災難的決心
火能克瘟疫
雷能驅邪惡
山,艮為止
十九、
每一次災難后的清醒,從清洗傷口開始
每一次的刮毒療傷的痛都足以刻骨銘心
只有足夠的痛才會讓我們學會思考
讓我們更加理解了團結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說:武漢一定會勝利!
湖北一定會勝利!
中國一定會勝利!
勝利時,春天終回大地
20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