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錄
征文系統
公眾號
在“實施文藝作品質量提升工程暨天津市作家協會文學原創力提升工程”系列文學活動上的致辭
(2021年6月11日)
張 桂 元
尊敬的梁鴻鷹總編,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市作協的新老會員朋友們:
大家好!
在火熱、忙碌、收獲的芒種時節,在全黨全國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我們在天津文學館聚集一堂,隆重舉辦“與時代同行——天津文學館藏品展開幕儀式”、“天津市作家協會新會員會員證頒發儀式”,組織開展“實施文藝作品質量提升工程暨天津市作家協會文學原創力提升工程”系列文學活動,這是市作協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我們為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獻上的最美好的祝福和敬意。
參加今天活動的有部分區作協、行業作協和文學組織的代表,有新近加入天津市作家協會的新會員,有青少年文學愛好者。借此機會,我代表市作協黨組和主席團向蒞臨活動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和各界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向新當選的會員朋友們表示衷心的祝賀!同時,借此機會向多年來給予天津作協和文學事業熱忱關注和大力支持的中國作協、作家評論家朋友以及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天,我們十分榮幸地邀請到《文藝報》總編輯梁鴻鷹老師以及市作協武歆副主席、閆立飛副主席、陳麗偉副主席參加這次活動。梁鴻鷹老師對我們天津作協的建設、天津文學的發展一直非常關心支持,多次參加我們舉辦的活動,對培養天津文學界的新生力量非常關注并傾注了大量心血。今天,他在百忙之中專程從北京趕來參加這次活動,并為大家以“中國百年文學歷程”為題作專題輔導講座,不僅表達了對天津作協的厚愛,也體現了對會員作家的關心。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向梁鴻鷹總編表示誠摯的謝意!
天津是中國文學重鎮,歷史悠久,文化多樣,底蘊深厚,名家輩出,佳作頻現,曾先后涌現出嚴復、梁啟超、李叔同、曹禺、劉云若、宮白羽等文學大家。當代著名作家孫犁、梁斌、方紀、王林、魯黎、李霽野、馮志、袁靜、楊潤身、林希、蔣子龍、馮驥才、航鷹、余小慧、趙玫、尹學蕓等聞名遐邇,他們長期工作生活在天津,大多是天津作協會員,為天津文學的繁榮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近年來,市作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文藝工作重要論述,堅持黨管文藝、黨管導向、黨管人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始終圍繞“出人才、出作品”主責主業,大力增“三性”去“四化”,帶領廣大作家服務中心大局、履行使命任務、推進文化強市建設,各項工作整體推進、主題創作成果豐碩、陣地建設不斷加強、人才隊伍日益壯大,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2018年,天津文學館建成并投入使用,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文學工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花園式的大院、典雅樸實的建筑、完備現代的設施,充滿著濃厚的文化氣息,為天津文學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加高大廣闊的平臺,為廣大作家提供了一個更加溫馨、和諧的家。蔣子龍老師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榮譽稱號,馮驥才、尹學蕓老師榮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他們的突出成就為天津文學增了光添了彩,也是我們的自豪和驕傲。去年,市作協成功召開了第五次作家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領導機構,提出了培根鑄魂、改革強文、高原高峰、文學惠民、人才興文、融合發展等“六大工程”。今年是天津作協成立65周年,我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黨的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研究制定《天津市作家協會“十四五”發展規劃》,為未來5年乃至15年的中長期發展描繪出美好藍圖,方向目標更加明確,信心干勁更加高漲。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推動天津文學事業繁榮發展,需要強有力的人才支撐,需要不斷地補充新鮮血液、培育新生力量。2020年我們發展了56名新會員,今年又發展了80名新會員,大家都是推動天津文學發展可依靠、可信賴的有生力量。今天,為新會員舉辦頒證儀式,是對大家在文學道路上不斷奮發進取的肯定,是增強儀式感、自豪感和使命感的有效形式,更是對新會員朋友們的鞭策與鼓勵。大家應當認識到,會員身份不僅是一份榮譽、資歷,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擔當,今天領證不是事業追求的終點,而是努力拼搏的起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把文化建設擺在突出位置,首次提出到2035年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標,標志著我國文化建設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接續奮斗中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文學工作者的使命更加光榮,任務更加艱巨。作為這一偉大歷程的見證者、參與者,廣大作家不能空擋缺位,應當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為推動文學事業的繁榮興盛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借此機會,向作家朋友們提三點希望,與大家共勉。
一要守正創新、培根鑄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藝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就文藝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為新時代文學事業繁榮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廣大文學工作者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學習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有“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責任擔當,堅持“二為”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堅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人民立場、大局觀念、中國精神、主流價值、社會效益成為創作目標和發展方向,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為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推進文化強國建設發揮好文學的力量。
二要與時俱進、精耕細作。“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要堅持與時代同步伐,觀照社會生活,把握時代脈搏,關注人民心聲,不斷推出反映時代新氣象、謳歌人民新創造的高質量的文藝精品,這是黨和人民交給我們的重大政治任務,是廣大作家的光榮使命。要不斷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拜人民為師,向生活學習,“生活為我出新意、我為生活傳精神”,在火熱的生活中尋找源頭活水,“搜盡奇峰打草稿”,讓歌頌人民、描繪時代、歌唱祖國、禮贊英雄成為永恒的創作主題,用健康向上的文學作品陶冶情操、溫潤心靈、引領風尚。作品是作家的立身之本,要把提高質量視為文學創作的生命線,積極主動參加文學作品質量提升工程,加強現實題材創作,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黨100周年、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傳承民族精神時代精神、“五個現代化天津”建設等重要節點和重大主題,用情用功用心講好中國故事、天津故事,推出接地氣、沾泥土、帶露珠,反映新時代、新氣象、新風貌,有思想、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精品力作,用文學創造反映歷史巨變,唱響時代強音。
三要砥礪品學、提高修養。文藝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民族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文藝工作者應該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真誠希望全市廣大作家“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把崇德尚藝作為一生的必修課,堅守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全方位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升理論素養、道德修養和文化涵養,要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摯愛深情,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氣度眼界,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的執著堅韌。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堅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敬德修業,培元固本。要把為人、做事、作文統一起來,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樹立高遠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國情懷,把個人的文學藝術追求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緊緊結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緊緊結合在一起,努力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文學工作者。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我們堅信,有建設文化強市戰略的強力支撐,有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有市作協和廣大作家的勠力同心,天津文學事業定能乘勢而上,大有作為,再造高峰,文學的明天會更好。